作為揚州對外貿易的重要通道,目前揚州港口已經形成了揚州港、六圩港區、城北港區和江都港區“一港三區”發展格局。在六圩港區“十四五”規劃中,計劃建設2萬平方米綜合配套服務區,延伸砂石交易產業鏈。揚州港務集團總經理錢偉說,“一港三區”定位明確、功能互補,為助力“揚州制造”融入全球供應鏈構筑了一條河江海集裝箱多式聯運大動脈。

六圩港區大型起重吊機在作業
建設大型公共倉,騰籠引鳳集約發展
全市推進開發園區“二次創業”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,各個園區要聚焦經濟規模、固定資產投資、畝均投資強度和畝均稅收、科技創新等重點指標;要統籌考慮“開發區+功能區”“一區多園”發展模式,將現有資源優化好,把未來空間規劃好。
“多年來,六圩港區始終圍繞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優化功能。”錢偉說,在揚州港口“十四五”規劃中,六圩港區是建設國際供應鏈園、助力開發園區“二次創業”的重要抓手。
“十四五”期間,六圩港區規劃建設0.9平方公里的公共倉及配送物流服務區,其中包括保稅物流園、24小時配送中心等,為開發園區企業提供公共倉儲共享及配送物流服務。
“其實,許多開發園區企業的倉儲設施占用很大面積用地,但實際利用率不高,影響了畝均效益。”錢偉介紹,“我們提供公共倉儲設施,企業租用公共倉,可以降低投資和物流成本。”
多家開發園區負責人表示,今后新項目落戶時,把倉儲功能集中到六圩港區,可以節省倉儲用地,騰出土地資源讓更多項目落戶,提高畝均投資強度,實現園區集約型發展。
打造在線交易平臺,串起砂石骨料大宗散貨產業鏈
2019年12月26日,揚州港務集團出資成立江蘇長江砂石有限公司,依托六圩港區建設砂石骨料電商交易平臺,推進砂石業務經營從傳統線下向線上轉移,打造精品砂石集散交易中心。
砂石作為大宗交易商品,是基礎設施建設的必需原材料。據了解,揚州市區去年基礎設施建設約需2000萬噸砂石,其中1800萬噸通過六圩港區上岸。
“過去,砂石交易都是線下現貨交易,交易規模受到限制。”錢偉介紹,“我們通過與上游礦山合作,建設砂石加工和分銷基地,通過打造線上交易平臺,將交易成本下降了20%。”
在六圩港區“十四五”規劃中,還計劃建設2萬平方米綜合配套服務區,通過對砂石交易產業鏈的“前延后伸”,為砂石交易提供更便捷的方式。
錢偉介紹,在綜合配套服務區建設中,計劃引入金融、會計師事務所、律所、保險等機構,為客戶提供交易結算、金融及衍生業務、現代物流、風險管理、信用保險等增值業務,構建完備的產業鏈集成服務體系,“建設礦砂交易為主的大宗散貨在線交易平臺,必將加快相關產業在港口集聚。”
“一港三區”齊發力,構筑河江海多式聯運大動脈
去年,揚州港務集團與市交通運輸局聯合制定的地方標準——《揚州市河江海集裝箱多式聯運服務》通過有關部門認定。揚州港務集團是首批江蘇省多式聯運示范項目基地,省級物流技術研發中心也設立在六圩港區。
在“十四五”規劃中,六圩港區將以綜合配套服務區為載體,通過校企合作,加快相關物流標準制定、物流技術研發,并爭取江蘇省河江海多式聯運總部落戶揚州,為揚州發展爭取更多政策資源。
目前,揚州港務集團已經形成“一港三區”的發展格局,在“二次創業”中,城北港區和江都港區將如何定位,進行錯位分工?
錢偉介紹,城北港是揚州主城區生產和生活資料的腹地港,長江進入北運河的翻壩港。在港產城融合發展戰略中,城北港主要提供水公鐵聯運服務,以靠泊運河標準化船型為主。江都港擁有深水岸線資源,具備開發20萬噸級大船泊位的條件,定位為江蘇港口長江北岸江海綠色聯運開普船(船舶尺度較大,無法通過蘇伊士運河,只能繞道好望角的船舶)新基地和海鐵聯運新物流通道,為江都區屬地和長江中上游地區制造業提供江海中轉服務。